誠品書店為我們培養出的閱讀習慣是一種態度,對品味的自覺、對自我提升的追求,同時我們亦可以將之視為近代台灣對生活美學的再啟蒙。
幾乎所有旅行社對台灣的介紹,誠品書店都與日月潭、阿里山、台北故宮齊列,一家書屋能成為全島最著名的人文景觀,全球僅見。誠品書店每年接待顧客1.2億人次,外來游客約佔一成。台島總人口2350萬,均至人頭,台灣人每年去誠品近5次,“你不在家,就在誠品,你不在誠品,就在往誠品的路上”——這句廣告何其形象。
1988年台灣商人吳清友動了一次心臟大手術,病癒後他想開一家書店,不以賺錢為目的,“作為自己留給這個世界的禮物”。翌年“誠品書店”誕生,店名源自希臘文“eslite”,意為“精英”。其後15年持續虧損,至2004年才實現盈利。
開業當年,誠品書店成為全球第一家24小時不間斷營業的書店,一家島內雜誌稱,“誠品書店為我們培養出的閱讀習慣是一種態度,對品味的自覺、對自我提升的追求,同時我們亦可以將之視為近代台灣對生活美學的再啟蒙。”
某種程度上講,誠品不是一個生意,而是一場修行。一個成功的生意人,執意選擇一項不賺錢的文化事業,並且為之堅持了近三十年。吳清友為這種經營哲學賦予意義:沒有商業,誠品不能活,沒有文化,誠品不想活。一如他在公開演講時所稱,企業要有“存在的正當性”,也就是這家企業必須要為社會創造“benefit”(益處),而不只是自己獲得“profit”(利潤)。
這或許是誠品書店讓大陸旅行者著迷的原因,它是社會的稀缺價值——除了養家糊口,我們還擁有什麼?
但凡到過誠品書店的旅行者都能感知到,誠品在空間設計上與傳統書店有很大不同。在傳統書店,為了陳列更多圖書,店家一般將書架設計得很高、很密集;誠品則反其道而行之,書架矮而寬鬆,走道寬度和圖書的數量都有嚴格規劃,所有圖書皆呈15度角擺放,讓顧客能以舒服的姿態、從容地挑選。吳清友說,“誠品不只是一家書店,更是一個閱讀的博物館。”
首家誠品書店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邊開張,其後二十餘年,誠品開了49家分店、1家兒童書店、4家音樂館,遍布台灣各主要縣市,僅台北就有19家。在寸土寸金的敦化南路,誠品書店闢出一塊頗大的區域,為本土藝術家提供一個展覽區間,獨具特色的“閱讀博物館”定位為誠品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氛圍。
吳清友不想與顧客建立一種單純的買賣關係,他希望誠品是一個清新脫俗的精神聖地。如果你的台北之行運氣好,應能在誠品書店觀看到各種演講、座談,或者表演、展覽等衍生文化活動,這些活動涵蓋了文學、戲劇、舞蹈、美術、環保、烹飪等廣泛領域——你還認為它僅僅只是一個書店嗎?
誠品敦南總店有“一個永遠不打烊的文化賣場”之譽,上下五層空間,一樓是展覽區域;二樓是書店;地下兩層為文化用品賣場,出售藝術氣息濃厚的文具、玩具、居室用品和裝飾品;最底一層圓形空間是誠品音樂館,音像製品極為齊全。咖啡屋、小食店、餐飲穿插其間,供愛書的人們休憩或會談。
夜裡11點後的敦南店,年輕的客人會越聚越多,據說深夜時分的誠品是台北時尚夜貓族的會晤之所,於是有讀書人詬病誠品的經營淡化了書店本色——“書只是誠品的一種商品,咖啡、餐館恐怕才是書店的利潤來源”。
40餘家誠品分店每家風格不盡相同,用吳清友的話謂之“連鎖但不復制”。本質上誠品經營的是生活方式,它給勞碌的人們提供心靈的暫棲地。而對大陸旅行者,誠品書店算得上一個文學青年夢想的集散地,置身其間,彷彿自己也文藝起來。
京城讀書人黃集偉某次到台灣旅行,八天之內逛了十家書店,其中誠品三家,以下分別是他的印象:敦化南路誠品本店,在那裡消磨三四個小時後,我買了一件荷蘭設計師作品——可以不斷製造瓢潑大雨“音效”的案頭擺件……北京少雨,滂沱大雨的虛擬多少可以驅逐一點閱讀的悶?
台中誠品店位於一家百貨店的十層,書店內有類似大英圖書館的圓形平台,環形圓案上放滿了擰亮的檯燈……我突然發現,寂寞與層級有關,與繁多細節有關;而有時候,寂寞也能像檯燈那樣被擰亮?
台南誠品店也開在百貨店裡,一個貫穿兩層樓的木質雕塑最引人注目,猛一看像旗,細看又像一本風中之書。它的存在,巧妙地將讀者從一層引入二層。上樓的階梯以玻璃鋪成,踩上去戰戰兢兢,與我們閱讀那種心儀之書時的心情非常相像……